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最大的系统仿真与系统优化公益交流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5003|回复: 0

[原创] 精益,还是六西格玛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2-15 16:48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有的公司推行IE和六西格玛,但二者一直是各搞各的,关于这个论题,本人的观点是该把2者结合,用六西格玛做系统的分析,其他改善细节可结合IE方法。0 y' x# y: F' K7 y" m3 i& M, J8 x4 D
5 i; E& g6 c8 S$ R( [. L+ ?
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互为补足:! V) T4 k/ ^! z' P
1.
把握当前状况和资料收集时,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的问题定义和资料收集计划以及分析工具。
& N- k' M" l5 }% v/ V
2. 当前layout和流程分析时,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的Process mapping and flowcharting

; r, N' a9 i, T4 L
3. 过程时间的测量和分析时,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的资料收集工具和技巧, SPC
$ G( |+ W. o3 ^' c/ I% O! Q) q- k9 L
4. 计算过程能力和生产节拍(T/T),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的过程能力分析Cp/Cpk
2 `/ |. L2 J: f$ e8 h
5. 确认改善的有效性时,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的假设检验,SPC
# P% l2 R% a1 E7 f
( b  a9 N& H. ?  I
  l, S1 H- U7 [2 A" U+ m, l! J
         对于企业界来讲,无需讨论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法孰优孰劣,已经识别了问题和解决方案,直接实施就可以了,能够用简单方法实现的不要复杂化,当需要界定困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,或者需要介入管理或非生产领域的问题时,六西格玛管理法将和精生产 一道帮助你持续改进( Y6 D4 h; c$ z: Z* h1 U5 c5 X

: }" Z7 V. m+ {' D  n, k, C* G
) D& |$ Z8 Y3 f) T! Y0 K1 v+ u: s+ y. K0 z: W+ ~' c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
评分

参与人数 1仿真币 +18 收起 理由
苘苘 + 18 精品文章

查看全部评分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SimulWay 道于仿真   

GMT+8, 2025-10-28 05:39 , Processed in 0.016503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